抖音商城618最后一波消费券补贴来了!最高立省1105元
抖音商城618最后一波消费券补贴来了!最高立省1105元
抖音商城618最后一波消费券补贴来了!最高立省1105元6月14日14时起(shíqǐ),路县故城遗址公园(gōngyuán)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正式开园,对市民(shìmín)游客免费开放。这座“考古+博物馆+公园”跨界组合的公园有何亮点?到底怎么逛?记者提前探访,带您玩转公园。
亮点1:博物馆+公园(gōngyuán)
路县故城遗址(yízhǐ)公园秉承“馆园一体”运行,将博物馆的文化(wénhuà)展示功能(gōngnéng)与公园的游园休憩功能有机结合,这是它区别于其他公园的独有特点。
路县故城(gùchéng)遗址位于北京城市(chéngshì)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北侧,是以汉代路县故城城址为核心,由(yóu)城内遗址区、城郊遗址区、城外墓葬区构成的大遗址。路县故城遗址公园在此遗址基础上建立,现状面积约68公顷,规划总面积(zǒngmiànjī)113公顷。
其中,路县(lùxiàn)故城遗址博物馆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,主要包括基本(jīběn)陈列展厅、遗址展厅、临时展厅、沉浸式体验区、研学空间和文化长廊(chángláng)等部分。
为保护地下遗存,公园(gōngyuán)整体覆土1米建设,其中城墙覆土3至3.5米,并以国槐矩阵进行植物围合(wéihé),形成(xíngchéng)保护性土山显示古城轮廓。在遗址城外,通过地形形成场地绿岛(lǜdǎo),局部增加覆土土层厚度,增加乔木绿化的面积,形成绿色生态的遗址公园氛围。
在(zài)考古发掘基础上,公园利用遗址出土文物元素和景观手法,打造(dǎzào)都亭饮马、政通人和、繁荣市井等15个展示景点,复原当时城内的社会百态,并采用夯土层纹理和质感(zhìgǎn)呈现汉代县城“千丈之城、万家之邑”古朴(gǔpiáo)、大气的园林景观。
亮点2:边(biān)考古边展示
经考古发现,路县故城遗址所在的(de)区域从战国时期就有很多人类生活居住的遗迹(yíjì)。公元前201年,汉高祖刘邦下诏“天下县邑城”,路县故城应势而建,成为(chéngwéi)汉代北方地区的边防门户,因处于蓟城通往辽东(liáodōng)郡治襄平的驰道,故称“路县”。
2016年,北京城市副中心(zhōngxīn)建设先行考古(kǎogǔ)勘察,深埋于地下(dìxià)两千多年的路县故城遗址重现。它将通州建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,有力填补了汉代县级城址考古的学术(xuéshù)空白,具有(jùyǒu)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,因此被评为“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”,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从(cóng)2016年发掘至今,遗址一直在持续进行考古发掘。根据前期考古勘探(kāntàn)情况,北京市考古研究院(yánjiūyuàn)对路县故城城内提出了考古工作计划,2021年至2030年城内全域将(jiāng)陆续进行考古发掘,因此公园(gōngyuán)将结合每年考古工作开展公众考古活动,展示考古发掘现场,让公众近距离直观感受考古发掘的魅力。
这种考古直观展示方式是北京地区首次采用,也(yě)是路县故城遗址公园独具特色的(de)运营方式。
亮点3:15个景观(jǐngguān)复原汉代生活场景
公园打造了农耕景观(jǐngguān)区、考古体验区、休闲(xiūxián)游憩区及遗址展示区,在园内设置15处景观点位,市民游客可(kě)在园中看到复原的汉代人制陶、酒肆、食店、茶坊等社会生活场景。
遗址公园的(de)入口标有“路县(lùxiàn)故城遗址公园”字样,字体取自汉代流行的隶书(lìshū),整个墙面以(yǐ)考古土层的文化断层面为元素,将汉代、辽金、明清(míngqīng)、近现代等各时期的土层效果模拟还原,展示不同年代夯土层的变化过程。进园后,来到城门广场,地下即是当年的西汉路县城墙遗址。
继续往北走,来到第一个景观点位——“长乐未央”景观,它是考古出的南城门原址(yuánzhǐ),公园建设(jiànshè)时采用汉代门洞(méndòng)样式进行复原展示。这一景名取自遗址出土的、基本陈列展厅展品——铺地方(dìfāng)砖的“乐未央”字样,寓意生活(shēnghuó)幸福无止境。同时,城内随处可见的铺地方砖正是(zhèngshì)复制此展品,“位公卿、乐未央、大吉昌”,九个字真实反映了汉代人的幸福观——“位及公卿,长乐未央,大吉大昌。”
其余景观点位也各具特点。比如“政通人和(zhèngtōngrénhé)”,以(yǐ)衙署的建筑布局和衙役的形象为主要元素,通过对汉代典型行政管理(guǎnlǐ)场景的还原,直观感受汉代的衙署文化。“良工巧匠”,以制陶(zhìtáo)、炼铁、榨油等工艺流程为主题内容,展示汉代路县各种工艺场景。“繁荣市井”,展示汉代路县市井生活(shēnghuó)场景,设置不同类型的商铺,如酒肆、食肆、帛肆、茶坊(cháfāng)等,还原汉代肆的布局和商业活动。“百草名方”,根据(gēnjù)汉代著名医学著作记载,结合考古发现,以汉代名方的品种组合方式种植了(le)大量中草药,构成汉代药用植物景观。
亮点4:科普+体验+研学(yánxué)
在路县故城遗址公园,孩子们可以参与科普(kēpǔ)、互动体验(tǐyàn),进行研学活动。
博物馆将在每天9时(shí)30分、11时、13时30分、15时固定(gùdìng)开展4场(chǎng)公益讲解(jiǎngjiě),带您深入了解遗址文化,并开放每天至多16场的团队预约讲解。一层除了陈列展厅和遗址展厅,还有“线上文物展厅”,让市民游客(yóukè)高清、多角度、沉浸式地观赏路县故城遗址出土文物。
地下一层(yīcéng)设置了考古体验空间、沉浸式展区,通过互动(hùdòng)展示、考古模型、多媒体(duōméitǐ)等形式,介绍考古知识、古代文明与现代科技,尤其适合青少年及家庭观众进行深度探索学习。围绕“考古”与“汉代文化”,公园将打造“4+1”系列科普活动,以“路衍(lùyǎn)芳踪”“县映汉风”“故匠新生”“城载文脉”为主题,推出首批(shǒupī)互动科普体验和文化讲堂,比如“小小(xiǎoxiǎo)洛阳(luòyáng)铲大大考古梦”“路县小小制陶匠”“汉代本草文化之旅”,以及“路县少年说”志愿品牌,打造以中小学生(zhōngxiǎoxuéshēng)志愿者为主体的志愿活动。
在二层的文化长廊、多功能交流(jiāoliú)厅,定期举办主题学术讲座、文化沙龙,成为公园非遗体验、艺术(yìshù)工坊等文化体验活动的主要场地。公园将(jiāng)着力打造“路县讲堂”,每月邀请国内知名文化学者、历史专家、考古权威、艺术大家等嘉宾,围绕汉代文明精粹、考古新发现与前沿技术、北京(běijīng)城市历史脉络、大运河遗址保护等开展深度(shēndù)对话,免费(miǎnfèi)向市民游客开放。
还有一些活动直接搬到了室外。路县制陶有着怎么样的工艺?神秘(shénmì)纹饰代表什么?随着遗址公园正式开放,研学活动将在园内(yuánnèi)的“良工巧匠”景观举行,邀请孩子(háizi)们来当制陶工匠,亲手捏出专属陶器,感受汉代制陶业的发展。平凡花草里藏乾坤,亲子家庭(jiātíng)可以来“百草名方”探秘神奇中草药(zhōngcǎoyào),制作中草药香囊。
亮点5:把(bǎ)“路县记忆”带回家
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出土了大量生活在路县这片土地的(de)百姓使用的器物,这也成为(chéngwéi)遗址公园在文创开发中的灵感来源。
汉代瓦当的(de)氛围灯、汉代瓦当冰箱贴,展现了(le)汉代质朴浑厚的艺术风格;一款(yīkuǎn)馆建冰箱贴集店内“乐未央”地方砖等馆藏文物于一体;面向青少年和家庭(jiātíng)设计的古代钱币考古盲盒,将趣味科普寓教于乐……在遗址博物馆二层(èrcéng)文化长廊、一层商店,市民游客可以将这份“路县记忆”与汉代风华带回家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遗址博物馆(bówùguǎn)文化(wénhuà)长廊,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将(jiāng)组织13家(jiā)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,首次将“公园礼物”送进副中心,常态化集中亮相。路县故城遗址公园作为市属公园中首个既有遗址公园又有现代化(xiàndàihuà)博物馆的公园,将成为北京历史名园在副中心的文化交流驿站,这是独属于“路县记忆”的文化痕迹。
路县故城遗址公园(gōngyuán)是一家无界公园,共有18个入口,全天24小时(shí)(shí)开放,其中,公园服务时间为6时30分至21时30分;博物馆每天9时至17时开放(除每周一闭馆日外)。
全园设置9个自动(zìdòng)贩卖机和2辆可移动商车,提供饮料、矿泉水售卖,位于遗址公园北园的服务车提供充电宝(bǎo)租用,雨伞,轮椅等服务。
园内(yuánnèi)6座生态卫生间24小时开放,解决(jiějué)市民游客特别是早晚散步、锻炼人群如厕问题,卫生纸、洗手液等基础消耗品也每日(měirì)“不断供”。针对女性游客需求,4个位于核心游览区的生态厕所旁边,均设有自动贩卖机,常备女士(nǚshì)卫生用品,解决燃眉之急。
遗址公园(gōngyuán)的北园还设有儿童游乐区,以城堡、烽火台、蹴鞠、战马战车等(děng)造型设置各种游戏项目,丰富儿童的娱乐体验。
公园同时(tóngshí)提醒游客朋友们,请勿在园内垂钓(chuídiào)游泳,搭帐(zhàng)野炊、携宠入内,不要在园内吸烟、放风筝、攀折花木,共同维护优美的园林环境。

6月14日14时起(shíqǐ),路县故城遗址公园(gōngyuán)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正式开园,对市民(shìmín)游客免费开放。这座“考古+博物馆+公园”跨界组合的公园有何亮点?到底怎么逛?记者提前探访,带您玩转公园。

亮点1:博物馆+公园(gōngyuán)
路县故城遗址(yízhǐ)公园秉承“馆园一体”运行,将博物馆的文化(wénhuà)展示功能(gōngnéng)与公园的游园休憩功能有机结合,这是它区别于其他公园的独有特点。
路县故城(gùchéng)遗址位于北京城市(chéngshì)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北侧,是以汉代路县故城城址为核心,由(yóu)城内遗址区、城郊遗址区、城外墓葬区构成的大遗址。路县故城遗址公园在此遗址基础上建立,现状面积约68公顷,规划总面积(zǒngmiànjī)113公顷。
其中,路县(lùxiàn)故城遗址博物馆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,主要包括基本(jīběn)陈列展厅、遗址展厅、临时展厅、沉浸式体验区、研学空间和文化长廊(chángláng)等部分。
为保护地下遗存,公园(gōngyuán)整体覆土1米建设,其中城墙覆土3至3.5米,并以国槐矩阵进行植物围合(wéihé),形成(xíngchéng)保护性土山显示古城轮廓。在遗址城外,通过地形形成场地绿岛(lǜdǎo),局部增加覆土土层厚度,增加乔木绿化的面积,形成绿色生态的遗址公园氛围。
在(zài)考古发掘基础上,公园利用遗址出土文物元素和景观手法,打造(dǎzào)都亭饮马、政通人和、繁荣市井等15个展示景点,复原当时城内的社会百态,并采用夯土层纹理和质感(zhìgǎn)呈现汉代县城“千丈之城、万家之邑”古朴(gǔpiáo)、大气的园林景观。
亮点2:边(biān)考古边展示
经考古发现,路县故城遗址所在的(de)区域从战国时期就有很多人类生活居住的遗迹(yíjì)。公元前201年,汉高祖刘邦下诏“天下县邑城”,路县故城应势而建,成为(chéngwéi)汉代北方地区的边防门户,因处于蓟城通往辽东(liáodōng)郡治襄平的驰道,故称“路县”。
2016年,北京城市副中心(zhōngxīn)建设先行考古(kǎogǔ)勘察,深埋于地下(dìxià)两千多年的路县故城遗址重现。它将通州建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,有力填补了汉代县级城址考古的学术(xuéshù)空白,具有(jùyǒu)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,因此被评为“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”,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从(cóng)2016年发掘至今,遗址一直在持续进行考古发掘。根据前期考古勘探(kāntàn)情况,北京市考古研究院(yánjiūyuàn)对路县故城城内提出了考古工作计划,2021年至2030年城内全域将(jiāng)陆续进行考古发掘,因此公园(gōngyuán)将结合每年考古工作开展公众考古活动,展示考古发掘现场,让公众近距离直观感受考古发掘的魅力。
这种考古直观展示方式是北京地区首次采用,也(yě)是路县故城遗址公园独具特色的(de)运营方式。

亮点3:15个景观(jǐngguān)复原汉代生活场景
公园打造了农耕景观(jǐngguān)区、考古体验区、休闲(xiūxián)游憩区及遗址展示区,在园内设置15处景观点位,市民游客可(kě)在园中看到复原的汉代人制陶、酒肆、食店、茶坊等社会生活场景。
遗址公园的(de)入口标有“路县(lùxiàn)故城遗址公园”字样,字体取自汉代流行的隶书(lìshū),整个墙面以(yǐ)考古土层的文化断层面为元素,将汉代、辽金、明清(míngqīng)、近现代等各时期的土层效果模拟还原,展示不同年代夯土层的变化过程。进园后,来到城门广场,地下即是当年的西汉路县城墙遗址。
继续往北走,来到第一个景观点位——“长乐未央”景观,它是考古出的南城门原址(yuánzhǐ),公园建设(jiànshè)时采用汉代门洞(méndòng)样式进行复原展示。这一景名取自遗址出土的、基本陈列展厅展品——铺地方(dìfāng)砖的“乐未央”字样,寓意生活(shēnghuó)幸福无止境。同时,城内随处可见的铺地方砖正是(zhèngshì)复制此展品,“位公卿、乐未央、大吉昌”,九个字真实反映了汉代人的幸福观——“位及公卿,长乐未央,大吉大昌。”
其余景观点位也各具特点。比如“政通人和(zhèngtōngrénhé)”,以(yǐ)衙署的建筑布局和衙役的形象为主要元素,通过对汉代典型行政管理(guǎnlǐ)场景的还原,直观感受汉代的衙署文化。“良工巧匠”,以制陶(zhìtáo)、炼铁、榨油等工艺流程为主题内容,展示汉代路县各种工艺场景。“繁荣市井”,展示汉代路县市井生活(shēnghuó)场景,设置不同类型的商铺,如酒肆、食肆、帛肆、茶坊(cháfāng)等,还原汉代肆的布局和商业活动。“百草名方”,根据(gēnjù)汉代著名医学著作记载,结合考古发现,以汉代名方的品种组合方式种植了(le)大量中草药,构成汉代药用植物景观。
亮点4:科普+体验+研学(yánxué)
在路县故城遗址公园,孩子们可以参与科普(kēpǔ)、互动体验(tǐyàn),进行研学活动。
博物馆将在每天9时(shí)30分、11时、13时30分、15时固定(gùdìng)开展4场(chǎng)公益讲解(jiǎngjiě),带您深入了解遗址文化,并开放每天至多16场的团队预约讲解。一层除了陈列展厅和遗址展厅,还有“线上文物展厅”,让市民游客(yóukè)高清、多角度、沉浸式地观赏路县故城遗址出土文物。
地下一层(yīcéng)设置了考古体验空间、沉浸式展区,通过互动(hùdòng)展示、考古模型、多媒体(duōméitǐ)等形式,介绍考古知识、古代文明与现代科技,尤其适合青少年及家庭观众进行深度探索学习。围绕“考古”与“汉代文化”,公园将打造“4+1”系列科普活动,以“路衍(lùyǎn)芳踪”“县映汉风”“故匠新生”“城载文脉”为主题,推出首批(shǒupī)互动科普体验和文化讲堂,比如“小小(xiǎoxiǎo)洛阳(luòyáng)铲大大考古梦”“路县小小制陶匠”“汉代本草文化之旅”,以及“路县少年说”志愿品牌,打造以中小学生(zhōngxiǎoxuéshēng)志愿者为主体的志愿活动。

在二层的文化长廊、多功能交流(jiāoliú)厅,定期举办主题学术讲座、文化沙龙,成为公园非遗体验、艺术(yìshù)工坊等文化体验活动的主要场地。公园将(jiāng)着力打造“路县讲堂”,每月邀请国内知名文化学者、历史专家、考古权威、艺术大家等嘉宾,围绕汉代文明精粹、考古新发现与前沿技术、北京(běijīng)城市历史脉络、大运河遗址保护等开展深度(shēndù)对话,免费(miǎnfèi)向市民游客开放。
还有一些活动直接搬到了室外。路县制陶有着怎么样的工艺?神秘(shénmì)纹饰代表什么?随着遗址公园正式开放,研学活动将在园内(yuánnèi)的“良工巧匠”景观举行,邀请孩子(háizi)们来当制陶工匠,亲手捏出专属陶器,感受汉代制陶业的发展。平凡花草里藏乾坤,亲子家庭(jiātíng)可以来“百草名方”探秘神奇中草药(zhōngcǎoyào),制作中草药香囊。
亮点5:把(bǎ)“路县记忆”带回家
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出土了大量生活在路县这片土地的(de)百姓使用的器物,这也成为(chéngwéi)遗址公园在文创开发中的灵感来源。
汉代瓦当的(de)氛围灯、汉代瓦当冰箱贴,展现了(le)汉代质朴浑厚的艺术风格;一款(yīkuǎn)馆建冰箱贴集店内“乐未央”地方砖等馆藏文物于一体;面向青少年和家庭(jiātíng)设计的古代钱币考古盲盒,将趣味科普寓教于乐……在遗址博物馆二层(èrcéng)文化长廊、一层商店,市民游客可以将这份“路县记忆”与汉代风华带回家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在遗址博物馆(bówùguǎn)文化(wénhuà)长廊,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将(jiāng)组织13家(jiā)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,首次将“公园礼物”送进副中心,常态化集中亮相。路县故城遗址公园作为市属公园中首个既有遗址公园又有现代化(xiàndàihuà)博物馆的公园,将成为北京历史名园在副中心的文化交流驿站,这是独属于“路县记忆”的文化痕迹。
路县故城遗址公园(gōngyuán)是一家无界公园,共有18个入口,全天24小时(shí)(shí)开放,其中,公园服务时间为6时30分至21时30分;博物馆每天9时至17时开放(除每周一闭馆日外)。

全园设置9个自动(zìdòng)贩卖机和2辆可移动商车,提供饮料、矿泉水售卖,位于遗址公园北园的服务车提供充电宝(bǎo)租用,雨伞,轮椅等服务。
园内(yuánnèi)6座生态卫生间24小时开放,解决(jiějué)市民游客特别是早晚散步、锻炼人群如厕问题,卫生纸、洗手液等基础消耗品也每日(měirì)“不断供”。针对女性游客需求,4个位于核心游览区的生态厕所旁边,均设有自动贩卖机,常备女士(nǚshì)卫生用品,解决燃眉之急。

遗址公园(gōngyuán)的北园还设有儿童游乐区,以城堡、烽火台、蹴鞠、战马战车等(děng)造型设置各种游戏项目,丰富儿童的娱乐体验。

公园同时(tóngshí)提醒游客朋友们,请勿在园内垂钓(chuídiào)游泳,搭帐(zhàng)野炊、携宠入内,不要在园内吸烟、放风筝、攀折花木,共同维护优美的园林环境。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