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泰州姜堰娄庄镇举办端午系列活动

体育正文 250 0

泰州姜堰娄庄镇举办端午系列活动

泰州姜堰娄庄镇举办端午系列活动

粽叶卷千年韵,彩线缠邻里情。5月29日(rì)至30日,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娄庄(lóuzhuāng)镇新时代(shídài)文明实践所(站)以“我们的节日?端午”为主题,开展四场特色活动,让传统文化与人间温情浸润乡野。 乐学端午:典籍知识“活”在童声里(lǐ) “乐学端午,巧手生花”主题活动在娄庄镇新时代文明(wénmíng)实践所火热开展,实践所变身端午文化学堂。“抢答开始!”主持人话音未落,10对“学生+志愿者”组合已举手抢答。“伍子胥故事藏在五红宴黄鱼里!”“《荆楚(jīngchǔ)岁(suì)时记》称艾草为百病神医!”孩子(háizi)们的抢答,让旧志冷知识被讲成了(le)鲜活的故事。知识擂台余热未散(wèisàn),手作区(shǒuzuòqū)飘起艾草香。四年级学生小慧捏针引线(yǐnxiàn),认真缝制艾草香囊;彩绳编织区里,五彩丝线在孩子们灵巧的手中逐渐化作精美的龙舟纹手链。志愿者谢一非用手机记录下了这幕传统与童趣的碰撞。 “乐学端午”环节,知识(zhīshí)问答 “巧手生花”环节,志愿者和(hé)小学生一起制作艾草香囊 粽情邻里:灶台(zàotái)烟火中的代际和弦 洪林村“最美庭院”里(lǐ),妇女们围坐一堂,有人拌桂花蜜糯米,有人切咸蛋黄,银镯声叮咚。“00后”辣妈小夏举粽叶(zòngyè)发愁:“比打游戏难十倍!”退休教师陈奶奶示范(shìfàn):“看我的(de),先折‘仙人角’,再填‘金银谷’。”蒸煮两小时后粽香四溢。大家围坐分享(fēnxiǎng),陈奶奶讲起屈原投江,孩子们攥着油亮的粽子听得入神。 洪林村“最美庭院”妇女围坐(wéizuò)包粽子 文化讲堂:老习俗(xísú)唤醒集体记忆 新龙村文明实践站“端午故事会”拉开帷幕(lākāiwéimù)。志愿者小张用PPT讲述习俗渊源:“古代端午也是(shì)卫生防疫日。”大妈们频频点头(pínpíndiǎntóu),年轻人拍照记录。一段二十年前龙舟赛(lóngzhōusài)的老视频引发惊叹——河面龙舟飞驰,两岸呐喊震天。互动环节中,李大妈分享包粽、挂艾老讲究,年轻人畅谈创新传承。不同年代的思想碰撞,让古老习俗焕发(huànfā)新生机。 粽情传递:艾草香里的冷暖牵挂(qiānguà) 清晨,马赛村文明实践站糯米飘香。种植能手赵大妈(dàmā)带“95后”新农(xīnnóng)人小林包粽(zòng):“卷叶如握稻穗,得(dé)用巧劲。”两小时赶制了200只粽子,有养生红米“长寿粽”、蜜枣“甜心粽”、香甜“猪肉粽”。志愿者将“暖心粽”送到(sòngdào)空巢老人周爷爷家。老人捧着(zhe)温热的粽子说:“虽然孩子们不在身边,但村里始终惦念着我。”粽叶裹着艾草香,温暖了空巢老人的心。 “文化传承不在博物馆,而在烟火气里。”娄庄镇新时代文明(wénmíng)实践所负责人说(shuō),500余人次参与,200件手工艺品,500只爱心粽。数据背后,是童声里的典籍、指尖(zhǐjiān)上的古艺,更是掌心(zhǎngxīn)相递的温情。(管佳雯 凌玫 顾婷婷 王琳) 更(gèng)多精彩资讯(zīxùn)请(qǐng)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(tóusù)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(zhuǎnzǎi)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泰州姜堰娄庄镇举办端午系列活动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